6月19日,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其今年的又一次提價公告(詳見《華夏酒報》今日6版),由此黃酒漲價、黃酒利潤空間又成為業內外人士關注的話題。在筆者看來,黃酒漲價是一門較深的學問,更是一門值得探究的藝術。
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建偉指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黃酒行業中的“二八定律”已經漸漸浮現,20%的規模以上企業將占據80%的市場份額。黃酒企業應該更謹慎地審視企業今后的發展。會稽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傅祖康則指出,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實現黃酒行業的價格提升是行業內應該共同努力的方向。成本壓力不斷上漲,勞動力成本也因多方面因素也有所上升。除了這些“硬件”方面壓力,品類間的激烈競爭也促使黃酒行業推進黃酒提價議程。
從酒類產品的品類競爭來看,2007年,黃酒行業實現銷售產值71.27億元左右,與白酒的1241.96億元,啤酒的1040.23億元,葡萄酒的146.81億元產值相比還有相當的差距。黃酒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也有相當的營養價值,但是這兩年葡萄酒的發展則有趕超黃酒之勢。從一定層面上來說,黃酒提價是大勢所趨,只有積累了一定的資金,企業才有不斷擴展的實力,擴建廠房、技術改進、基礎研究等等都需要資金的依托。通過提價整個行業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進一步來說漲價行為應當以行業發展實際為前提。
高端黃酒品類的價格提升可以進一步提升黃酒的形象和價格空間,這是黃酒漲價藝術較為出彩的一幀。“和酒”的橫空出世不僅有效改變了黃酒傳統的形象,同時也是黃酒漲價工程的一個重要步驟。業內人士分析,“和酒”有力地拉動了黃酒的價格線,從原來紹興酒的每瓶2元—4元上升到了5元—7元。在此之后,“石庫門”又一舉突破了黃酒價格的10元/瓶,到了17元—18元/瓶的這一市場高密度價格線。再到古越龍山今年的幾次提價,我們看到了中高端黃酒線上的可拉升價格空間。
江蘇張家港釀酒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庭明在充分研究市場和進行國外市場考察的基礎上表示,黃酒作為快速消費品,產品的附加值是決定其價格的主要因素,這也是黃酒企業在進行漲價過程中應該充分關注的問題。國內有不少企業在進行產品定價時往往以生產成本為基準,在此基礎上上升20%或是其他比例,但是不少國外品牌企業則不僅僅以產品生產成本為基準,還參考產品中所蘊含的社會價值或其他價值,他們的定價可能是成本向上提升80%或者更多。這一點說明了企業不同的思維方式,也提醒黃酒企業在進行產品漲價的過程中應該轉變思路,用更開闊、更前瞻的角度去制定策略。來源:《華夏酒報》